Search

《俾想「出走」嘅你》

IG: @ally_blahblah
  • Share this:

《俾想「出走」嘅你》

IG: @ally_blahblah
https://instagram.com/ally_blahblah?igshid=1jtemurbno3q7

「出走」前諗一諗

2020年嚟到尾聲,今日唔講荷蘭,講一講想出走嘅你有乜嘢要考慮清楚。

暑假返香港,同唔少朋友敘舊嘅時候講起都係:幾時走、點樣走、走去邊。

同小學雞作文一樣,其實想要「出走」都要考慮五個W同埋一個H:

What 「咩」
Who 邊個
When 幾時
Where 邊度
Why 點解
How 如何

剛剛提到嘅係最多人留意嘅When,Where,同How 。

What 「咩」(「出走」囉!)同 Who 邊個(自己定係一家人?)對好多人嚟講都好明顯。但最多人忽略嘅係Why 點解。

到底,點解你要出走呢?

唔同人嘅原因可以有好大分別。

之前提過,我當年離開香港,其實係覺得世界好大,想趁後生去闖一闖。

一開始亦唔係立即去荷蘭,反而先去上海。因為我知自己點解出走;而我出走,唔僅僅係為咗去某個地方。

幾年前嘅世界好唔同,當時喺上海嘅經驗直接幫到我後來喺荷蘭搵工。不過,今時唔同往日。幾年前行得通,唔代表今日都可以。

另一方面,好多人盲目想去某個地方,因為「鍾意」,冇詳細考慮居住/就業/生活環境。尤其是係當你對某一個地方認知好少,純粹係「為去而去」,分分鐘唔走好過走。老實,到咗外地唔代表生活無憂。出走左幾年之後頂唔順嘅人大有人在。

要知道,好少人可以have it all,就算可以,都唔一定係 at the same time。

睇多一次剛剛呢句。

呢個時候,其實要排你自己嘅「優先次序」(priority)。

我當時喺英國同荷蘭之間選擇,因為我嘅priority,係能夠畢業後搵到好工。反覆思量,衡量兩國情況,我選擇荷蘭。

有人嘅priority 可能係學業,一定要去頂級名校,咁你選擇可能唔太多。

有人嘅priority 可能係事業,而唔同行業喺唔同國家發展不一。例如做 data science/ software development,或者fintech,其實來來去去都離不開三藩市、倫敦、阿姆斯特丹、新加坡等等,冇理由走去走去葡萄牙波圖(純碎舉例)。

有人嘅priority 可能係家庭,希望子女教育好,咁其實近近地新加坡都幾好吖,唔使走咁遠。

所以記住,認真思考你個「點解」,然後排優先次序,再做資料搜集。你會發現,經過呢個過程得出來嘅結論,可能會同原本想像嘅大相逕庭。

無論如何,我都覺得,有能力的話,越早計劃,越早行動,越好。因為越年輕,精力越旺盛,適應力越強;負擔越少,要顧慮嘅事情越少。

讀碩士嘅時候,二十頭,可以一邊全職返學,一邊返實習,一邊博命搵工。每日訓幾個鐘,輕鬆。讀完第一個碩士,工作一輪,依家二十中,仲可以一邊全職返工,一邊兼讀。但已經唔及幾年前體力咁好,一定要訓夠七、八個鐘。

再過幾年,好難講,分分鐘連兼讀嘅精神都唔知有冇。再過多幾年,屋企人年紀大,好唔好接佢地過黎?應該點樣照顧佢地?

正正因為我一早出去闖,呢幾年無功一身輕,可以毫無顧慮咁闖(托賴,做得還可以),可以用同樣時間,做比別人多嘅嘢。咁有讀者可能已經「唔係二十幾」,可以點?

又回到一開頭,「點解」出國?

大概只有你自己先知道答案。當「原因」非常重要,自己衡量過輕重,非走不可嘅時候。咁就要坐言起行,唔好得個諗字,快啲計畫喇。你越等,過幾年又唔知咩事㗎喇。

當你認清楚自己想出國嘅真正原因,之後嘅計劃自然容易得多。

#移民 #移民歐洲 #移民荷蘭 #荷蘭 #西歐 #出國 #留學 #歐洲讀書 #歐洲工作 #歐洲生活 #荷蘭公司 #歐洲公司 #荷蘭生活知多啲 #香港人在荷蘭 #香港人在歐洲 #香港人加油 #搵工 #獎學金 #留學生 #海外留學


Tags:

About author
年少時於上海、英國、挪威等地生活。 三四年前輾轉跑到了荷蘭阿姆斯特丹。 現職銀行,邊全職工作,邊兼職讀書。 希望將過去幾年於荷蘭生活心得分享。
香港人?? 寫緊可能係最全面嘅荷蘭生存秘笈 Instagram @ally_blahblah
View all posts